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校園文化資產詮釋
INTRODUCTION TO THE CULTURE HERITAGE OF NTU CAMPUS 
開課學期
94-2 
授課對象
生命科學院  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郭城孟 
課號
EEB5040 
課程識別碼
B44 U149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四A,B,C(18:25~21:05) 
上課地點
普103 
備註
通識課程
總人數上限:10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942NTU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計畫的目的是為了塑造臺大人的主體性,凝聚臺大人的集體意識,並創造共同書寫
的場域,因此規劃首堂由學生主動發起的課程「校園文化資產詮釋」,本著「集體歷史書
寫暨營造」的精神,引領學生探索臺大的建築群、老樹、歷年來各系所相關研究成果及各
館珍貴特藏,以及發展與鄰近社區的關係。 

課程目標
  課程的本質非僅止於一堂聽故事的課,更是一堂寫歷史的課,透過多元化的授課內
容,傳遞獨有的臺大校園文化,拓展臺大學生的縱向時空觀與橫向領域觀,賦予了大學生
涯新的詮釋與意涵,更加深了思考的深度與廣度。同時透過課堂間與作業進行過程中不斷
地思辯、批判與比較,反省自身的存在主體性與未來的冀望發展性,並為台灣大學書寫自
己的成長,挖掘塵封的故事,展現不同的風貌,紀錄時光的軌跡。
  這樣的「校園文化資產詮釋」之通識課程,課程進行方式包含,課堂聽講、課後實習
與期末報告,涵括的內容則包含歷史視野中的臺大、臺大校園建築與規劃設計、大學發展
與城市互動、臺大校園自然生態、臺大珍稀特藏與歷史價值等部份。 
課程要求
* 本課程實際修課同學以志願選填名單為準,3/02未到者請自動退選。

* 不論是否習慣使用網路,修課的同學有義務上課程網址,了解課程最新資訊,下載課
程或實習的講義,在討論區發表意見等。

* 課程分為聽講與實習兩部分,每次聽講需繳交簡單的書面心得一張,心得的內容為五
百字,共需交十次。但若老師上課有對同學提問,需寫下問題以及看法,未交或未列出問
題者以缺席論,除此之外,課堂會有不定時的抽點覆核。若無故缺席,每缺席一次扣學期
總成績 5分。

* 實習時數以 18-36 小時為原則,本課程總學分為3學分,故實習課為有學分。分組採
志願制,3/2上課會請同學繳交志願,組別的分發結果將於3/9前公佈在課堂上。

* 第一次的實習3/16開始,請選組的同學務必配合各組助教的上課規定。

* 期末報告包括書面報告(含A0海報一張)與發表會兩部分,報告的主題與小組成員需事
前與課程助理討論,課程助理得請相關教師評覈,若未合格者請重新擬定題目主題,最後
於定案上網。

* 期中報告時間:5/4(成績佔總成績15%),詳細時間場次另行訂定公布。

* 書面報告:請於期末發表會之前繳交給課程助理,作為老師當天評分參考用,逾期不
受理。

* 期末報告:為肯定修課同學致力於台大校園文化資產的挖掘與尋找,本課程規劃於學
期末舉辦「期末成果公開發表會」,由修課同學分組上台,發表其學期報告,呈現一學期
來的努力成果。時間為及兩週,當天將安排各領域老師評分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《從帝大到臺大》,陳奇祿等著,台大出版社出版,2002。

《臺大哲學系事件調查報告》,臺大哲學系事件調查小組編,臺大哲
學系事件調查小組出版,1995年。

《學運世代:眾聲喧嘩的十年》,何榮幸著,時報文化出版,2001
年。

《校園規劃的時空觀:普林斯頓大學二百五十年校園發展的探討與省
思》,趙家麟著,田園城市文化出版,1998年。

《台大校園自然步道》,郭城孟策劃審定,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
作,貓頭鷹出版,2000年。

《台大自然步道手冊:後花園的秘密》,吳嘉琳等著,台大自然保育
社出版,1995年。

<國立台北大學之展望>,《新生報》,羅宗洛著,1945年11月21
日。

<從台北帝國大學設立到國立台灣大學現況>,《台灣文獻》二十六
卷,黃得時編著,1975。

《台大校園規劃報告2000年版》,台大校園規劃小組著,2000年。

《校園規劃的時空觀:普林斯頓大學二百五十年校園發展的探討與省
思》,趙家麟著,田園城市文化出版,1998年。

建議延伸閱讀資料:

《Academia:台北帝國大學研究通訊》第一期及第二期,台灣大學台
灣研究社出版,1996。

《台灣一年來之教育》,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編,1946年
11月。

《十年來的台灣教育》,劉先雲著,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出版,1955。

《臺北帝國大學一覽》,臺北帝國大學,1928-1944。

《台北帝大沿革史》,松本巍著,蒯通林譯,1960。

《白色恐怖黑暗時代:臺灣人受難史》,施明雄著,前衛出版,1998
年。

《五○年代白色恐怖:台北地區案件調查與研究》,藍博洲計劃主
持,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出版,1998年。

《白色恐怖述奇》,李敖著,李敖出版社出版,2002年。

《白色恐怖》,藍博洲著,揚智出版,1993年。

《火燒島第一期新生:一個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回憶》,李鎮洲編著,
時報文化,1994年。

《白色恐怖祕密檔案》,谷正文口述,獨家出版,1995年。

《白色恐怖X檔案》,林樹枝(枝伯)著,前衛出版,1997年。

《民主憲政與發展》,傅家雄著,華立圖書出版,2000年11月。

《政黨政治與民主發展》,葛永光著,空大出版,2000年8月。

《臺灣憲政與民主發展》,陳春生著,月旦出版,1996年9月。

《政治發展與民主》,呂亞力著,五南出版,1992年1月。

《第二屆學生運動研討會:1994.臺北篇》,新生代企劃,前衛出
版,1994年12月。

《八九學運與中國民主化的反思》,陳進廣著,致良出版,1993年8
月。

《臺北學運:1990.3.16-3.22》,何金山等著,時報文化出版,1990
年5月。

《臺灣何處去:和平革命與自立的挑戰》,讀賣新聞社臺灣取材團編
著,凱侖出版,1996年2月。

《金權城市:地方派系、財團與臺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》,陳東
升著,巨流出版,1995年4月。

《學校與社區關係初探》,何進財等著,東吳課外活動組出版,2002
年12月。

《臺灣社運上網:網際網路與社會運動團體及個人增權
(empowerment) 關係之研究》,李承翰著,李承翰出版,2001年3
月。

《大學、社團、人:社團學初論》,劉源俊著,東吳出版,2000年5
月。

《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》,林至善等著,東吳課外活動組出版,2003
年3月。

《大專社團輔導實務》,朱偉競著,濤石文化出版,2002年12月。

《台灣社會文化典範的轉移:台灣大學轉型的歷史和宏觀記錄》,蕭
新煌著. 立緒文化事業公司 2002年。

《Campus design》,Richard P. Dober著,N.Y.:J. Wiley,1992
年。

《溫州街的故事》,李渝著,洪範出版,1991年。

《奧立崗實驗�校園重訪:反省台大80年代的校園規劃》《古蹟入
門》,李乾朗著,遠流出版,2000年。

《建築、歷史、意識型態:臺灣近代建築研究》,王增榮著,1997
年。

《中正二九七(永福)公園以聚落公園型態保留可行性研究》,劉可
強教授主持,台大城鄉發展基金會出版,2001年。

<從日本植民地教育學制發展看台北帝國大學的設立>,《台灣近代
史研究》,吳密察著,稻鄉出版,1991。

《違建社區與財富積累-以台北市寶藏巖社區為例》,史宓著,台大
建城所碩士論文,2000年。

《重新看見寶藏巖─開發中國家都市非正式文化地景的營造過程與形
式》,陳盈潔著,台大建城所碩士論文,1999年。

《地圖權力學》,Wood, Denis著,王志弘等譯,遠流出版,1996年
11月。

《設計的歧視》,Leslie Kanes Weisman著,王志弘等譯,巨流出
版,1997年7月。

《筆記大自然》,Clare Walker Leslie & Charles E. Roth著,羅
幸惠譯,鄉宇文化出版,2002年。

《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》,Freeman Tilden等著,Uni.
North Carolina Pr.出版,1977年。

《21世紀的解說趨勢∼解說自然與文化的15項指導原則》,吳忠宏
譯,品度圖書出版,2000年7月。

《臺灣賞樹情報》,張碧員等著,大樹文化出版,1994年。

《臺灣植被誌》,陳玉峰等著,晨星出版,1997年。

《生物多樣性前瞻研討會論文集》,林曜松等著,台灣大學動物系,
1998年。

《從景觀生態觀點探討都市綠地之棲地規劃設計:以台北市野雁保護
區為例》,李柏賢著,台大園藝所碩士論文,p16-60,2000年。

《景觀植物造園應用實例》,薛聰賢編著,1997年。

《城鄉生態》,林憲德著,詹氏書局出版,1999年11月。

<古籍資料的合作館藏維護-日本經驗的借鏡>,《大學圖書館》第
五卷第二期,洪淑芬著,2001年9月。

《被遺忘的日籍臺灣植物學者》,吳永華著,晨星出版,1997年2
月。

《台灣森林探險》,吳永華著,晨星出版,2003年6月。

《蕨類圖鑑:臺灣三百多種蕨類生態圖鑑》,郭城孟著,遠流出版,
2001年7月。

《蕨類入門》,郭城孟著,遠流出版,2001年10月。

《水生植物生態導覽》,林春吉著,田野影像出版,2000年1月。

《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》,簡誌編輯委員著,農委會出版,1998年。

《台灣植物圖鑑》,鄭武燦著,茂昌出版,2000年1月。

《Flora of Taiwan》,黃增泉等著,國科會出版,1994年5月。

《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》,王嵩山著,聯經出版,2001年7月。

《博物館這一行》,Burcaw & George Ellis等著,張譽騰譯,五觀
藝術出版,2002年。

《文化人類學》,Michael C.Howard著,李茂興、藍美華譯,弘智出
版,1997年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平時成績--出席率及課堂表現 
10% 
助教評分 
2. 
平時成績--心得 
40% 
任選有興趣之課撰寫,共需撰寫十篇,每篇500字以上,需於上課後一週內繳交(交由該堂課教授評分,取平均) 
3. 
期中成績 
15% 
助教評分 
4. 
期末成績--期末發表會成果展現(含書面報告) 
20% 
各組互評 10%(不得評自己組); 教授評分 10%(由該實習課程相關專業領域之老師,依據完整性、創意性與深度進行評分) 
5. 
期末成績--實習課程表現 
15% 
助教評分(可開放讓同學互評,唯不得超過本項之50%。)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23  導論:細膩的校園生活態度 
第2週
3/02  敏銳的校園空間觀察 
第3週
3/09  從帝大到臺大之歷史沿革(一) 
第4週
3/16  從帝大到臺大之歷史沿革(二) 
第5週
3/23  臺大哲學系事件與臺灣民主發展 
第6週
3/30  時代的音符──七零年代台大校園學生音樂創作與台灣社會變遷 
第7週
4/06  臺大學運與臺灣社會 
第8週
4/13  空間物語:校園文化資產與校園規畫理念實踐 
第9週
4/20  校園文化資產保存的契機--以日式宿舍群為例 
第10週
4/27  臺大校園規畫未來願景與展望 
第11週
5/04  臺大校園自然生態史(上)、期中報告 
第12週
5/11  臺大校園自然生態史(下) 
第13週
5/18  大學生態場域--臺大農場與生態池 
第14週
5/25  永續的生態大學 
第15週
6/01  大學校園特藏--昆蟲標本館 
第16週
6/08  大學本土特藏--人類標本館:考古與臺灣史前文明 
第17週
6/15  期末成果發表會(一) 
第18週
6/22  期末成果發展會(二)